2026年09月
全日制
四年
可选
苏州
人文社科学院
毕业生可同时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际认可的英国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知识与技能
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以下能力:
- 跨学科专业能力,能够批判性分析语言学、文学、翻译/口译等语言学科,以及新闻与公共关系、数字媒体、电影研究等传播媒体学科的交叉领域;
- 掌握语言学、文学研究、翻译与口译领域的核心理论体系及分析方法;
- 具备对传媒文化层面的批判性认知,包括跨文化传播与大众传播,全球媒体与新闻传播,三大传媒领域(新闻/公关、数字媒体、电影研究)的专业视角;
- 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新闻/公关、数字媒体、电影研究及语言学领域的实际问题;
- 获得雇主重视的学术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
我们的英语(传媒英语)专业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将英语研究与媒体传播紧密结合。这种双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开拓了更广阔的研究生深造路径,并在教育、出版、新闻、企业传播等多元领域创造卓越的职业发展前景。


刘坦君
专业负责人
课程
*课程列表仅供参考,在校师生请登录e-Bridge平台查询实际开课信息。
核心课程
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工智能:赋能研究与实践
人文与社会科学视界
可选课程
中国文学概论
全球媒体产业
代表性、多样性和身份
观众和媒体用户
视频制作概论
电影研究基础
新闻学概论
数字媒体与传播概论
文学研究概论
文学与人工智能
文学与电影
世界文学概论
英语的声音
语言学导论:语法
句法
语言与社会
语言学导论:口语和书面话语
语义和语用
形态学
基本翻译技巧
笔译和口译概论
联络口译
翻译与全球化
核心课程
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可选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化、语言和交流
健康传播
媒体与战争
数字时代音乐研究
媒介效果研究
多媒体公关活动
新闻报道
中国电影
数字媒体法律与道德
好莱坞电影院
新闻摄影
启蒙文学
后殖民文学
文学与性别
简·奥斯汀
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士一世时期悲剧
现代英国小说
文学理论
浪漫主义
语言与媒体
双语和多语发展
语言和性别
认知语言学
语言习得
心理语言学
语料库语言学
口译
翻译语言研究
视觉翻译
翻译技术
翻译与文化
翻译与新闻学
文学翻译
翻译与计算
可选课程
毕业设计:传播研究
社会数据科学
欧洲电影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社会中的应用
数字经济下的文化创意产业
真实故事讲述
电影中的城市
电影、哲学和数字技术
全球化与科学传播
调查新闻
健康人文
文学:毕业设计
哥特式
后现代文学
气候变化与文学
乌托邦:一个想法的历史
现代性文学
数字人文学科研究与实践
毕业设计
语言与权力
法医语言学
跨文化交际
人工智能和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育
生态语言学:语言和环境
语言和消费者行为
笔译和口译:毕业设计
视听翻译概论
会议口译
翻译工作坊2
翻译工作坊1
翻译与社会
传媒英语专业为我提供了多领域探索学术和多角度解读世界的宝贵机会。传播学和英语研究这两个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我提供了在研究中融会贯通的空间,使我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不同学科的方法。 此外,通过聆听不同专业导师的授课,我能够对同一类型事件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从而培养了跨学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这种能力帮助我在学科知识与现实案例间建立联结,更清晰地认知自己在多元化社会中的定位。


殷于书
传媒英语专业2024届毕业生
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将成为全球化工作环境中具有竞争力的员工。毕业生可以受雇于新闻业、广播电视业或广告业,也可担任管培生、专业笔译或口译员、外语教师,或供职于零售、计算机、图书馆等行业。 此外,该专业为毕业生继续攻读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传播学领域的硕士学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概览
本专业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到英语及传播的课程中,培养新时代具备双重竞争优势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英语(传媒英语)专业的学生,您将享有三个学术领域的优质bsport资源:应用语言学系、文学与翻译研究系以及媒体与传播学系。所有课程均融合前沿的bsport内容,并紧密对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本专业提供独有的”英语方向(语言学/文学/翻译与口译)+传播学方向(新闻与公共关系/数字媒体/电影研究)”的灵活组合模式。通过个性化课程搭配,学生既能构建独特的学术背景,又能获得显著的就业优势——无论是继续攻读研究生,还是进入语言教育、国际传媒、数字内容创作等领域的职场发展。
为什么选择在西浦就读英语(传媒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