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2025年7-8月)

2025年09月05日

过去的两个月间,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光明网、新华网、中工网、《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春城晚报》《陕西日报》、西安网、群众新闻网、西部网、中国江苏网、云南网、北京周报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苏州日报》、苏州电视台、《姑苏晚报》《城市商报》、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关注并报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内容包括高等教育探索、师生风采、校园动态、科研成果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泰晤士高等教育、法国24新闻台和《南华日报》等外文媒体关注并报道了西浦,内容包括高等教育探索、师生风采和专家观点等。

  1. 高等教育探索

《中国新闻周刊》:水蕴苏州,才聚未来

导读:在《中国新闻周刊》7月9日发布的文章《水蕴苏州,才聚未来》中,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表示,“‘西有硅谷,东有慧湖’。我们学校一直在扮演一个角色,那就是发挥自己的黏合剂作用,整合产、学、研、政、社等各种资源去促进苏州形成更多的生态。” 近20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在探索中前行,从“一栋楼大学”成长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该新闻亦吸引了光明网等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周刊》:“后城”崛起

导读:在《中国新闻周刊》7月8日发布的文章《“后城”崛起》中,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领导小组组长张晓军教授介绍了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浦创汇。“浦创汇作为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致力于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全面支持,通过创新激发、苗圃培育、产业孵化三个阶段,为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增值赋能。”他表示,浦创汇创业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技术、软件即服务(SaaS)和元宇宙等技术领域。

《新华日报》:今年前7个月获批上市量超去年,江苏创新药爆发!有何“创新钥”?

导读:据《新华日报》8月10日报道,西浦慧湖药学院等“政校企”携手共建的产业学院成立后,一批产业教授走马上任,毕业生们走出校门就能跨入本地药企。西浦慧湖药学院成立近5年,已与恒瑞医药等10余家药企开展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与6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深度嵌入本土生物医药产业链。

《中国青年报》:为“‘教育+AI’,而不是‘AI+教育’”提供注脚

导读:《中国青年报》8月14日报道了在AI浪潮打湿教育的衣衫时,西浦这所成立19年的大学,如同它那没有围墙的校园一般,积极拥抱了这项新技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西浦在2023年就构建了“XIPU AI”(西浦君谋),率先开启了“教育+AI”的创新实践。

“是‘教育+AI’,不是‘AI+教育’。”席酉民强调,AI时代的教育更应回归到“人的成长”。2024年,西浦发布了《教育+AI战略框架2025-2028》,明确提出从“知识导向”向“融合智慧培养”转变的育人理念,从科学技术、哲学思维、人文艺术和心理韧性等方面培养“有辨别力、能应对不确定性”的人。

  1. 师生风采

新华社:“知东汇西:中美青年共话未来”活动在京启动

导读:据新华社7月8日报道,“知东汇西:中美青年共话未来”活动在京启动。该活动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美国国际学生会议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协办,旨在推动中美人文交流,增进两国青年相互了解,夯实中美友好关系的民意基础。西浦人文社科学院校友舒欣受邀参加活动。

该新闻亦吸引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报道网、中工网、云南网、齐鲁壹点、北京周报网、中华网、中国侨网等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周刊》:人才友好,UP苏州

导读: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7月10日,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与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首次联袂启幕。活动上。2025年苏州市顶尖人才重磅出炉,4名“大人才”入选。西交利物浦大学数学物理学院院长、教授丁津泰是入选者之一。这位国际顶尖后量子密码学专家,拥有首个后量子密钥交换专利,2025年3月率团队攻克200维SVP世界级密码难题。“非常感谢苏州的信任和支持,我将尽最大努力为数字经济的长期安全做出贡献,推动后量子密码迁移产业在苏州蓬勃发展。”丁津泰感言。

该新闻亦吸引了《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00后”毕业生,用一家咖啡馆回答教育的意义

导读:《中国科学报》8月5日报道了由一位大四毕业生亲手创立、独立运营的真实创业项目 —— 校园咖啡店。这位咖啡店“主理人”王子燏是一位“00后”女孩,也是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智能供应链管理专业2025届的毕业生。不久前,她刚收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她选择暂缓升学,间隔(gap)一年,全职投入到咖啡店的创业中。

  1. 校园动态

《中国青年报》:西交利物浦大学新增三个本科专业 强化AI与前沿科技布局

导读:据《中国青年报》7月7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将正式开设“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此次专业增设旨在响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升级需求,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新增专业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与先进材料三大战略领域。

该新闻亦吸引了《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春城晚报》、中国江苏网、《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等媒体报道。

苏州电视台:同是青春追梦人 6000多名西浦毕业生驶向未来

导读:据苏州电视台7月21日报道,当天,西交利物浦大学为期5天的七月毕业典礼拉开帷幕。今年,西浦共有6140名本、硕、博学生毕业。

该新闻亦吸引了《现代快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苏州日报》、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等媒体报道。

《现代快报》:苏州人工智能生态发展交流会召开,西浦AI会客厅正式启幕

导读:据《现代快报》7月25日报道,23日,苏州人工智能生态发展交流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等领域约200位代表参与,共话AI生态发展新机遇。会上,备受瞩目的“西浦融创书院·AI会客厅”正式揭幕,为苏州人工智能生态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该新闻亦吸引了《苏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1. 科研成果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做教育︱女性、劳动与尊严:家政阿姨的身份重构和自我认同

导读:据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7月26日报道,由西交利物浦大学刘希博士、邝献文博士,以及伦敦大学城市学院学者陈震博士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成为阿姨:中国女性家政工从驯顺身体到意愿主体的转变》(Becoming Ayi: Chinese female domestic workers’ transformation from docile bodies to willful subjects)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性别研究》(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苏州日报》:西浦六项研究成果登上两大国际顶会 “AI之眼”再升级进军计算机视觉领域

导读:据《苏州日报》8月12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科学系教授肖继民团队的六篇研究论文,入选了该领域的两大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和ACM国际多媒体会议,研究领域覆盖图像分割、缺陷检测和持续学习。计算机视觉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看懂”世界。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之一,是让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工业检测等技术真正发挥作用的“眼睛”。

该新闻亦吸引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等媒体报道。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做教育︱西浦本科生原创研究入选国际顶会:新技术让光子芯片“瘦身”又“提速”

导读:据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8月15日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周闻立在硅光子核心器件——多层结构的微盘谐振器——设计上取得的创新进展,成功入选即将召开的光子学领域旗舰会议IEEE光子学会议(IEEE Photonics Conference 2025,IPC 2025)。

  1. 对外交流与合作

人民网:“智汇量子 科创天府”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蓉城启幕

导读:据人民网7月21日报道,第四届 CCF 量子计算大会(CQCC2025)在四川成都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学术界、产业界及高校的 1400 余名代表齐聚一堂,以 “量子计算融合人工智能 赋能千行百业” 为主题,共话量子科技前沿动态,探索 “量子 + AI” 深度融合路径,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西交利物浦大学数理学院教授丁津泰受邀出席活动,并以《突破 200 维格最短向量问题挑战》作结,展现了量子计算在复杂问题求解中的技术突破。

该新闻亦吸引了《四川经济日报》、封面新闻和四川经济网等媒体报道。

  1. 多语种媒体报道

美联社:中美青年共话未来(美国)

导读:据美国联合通讯社7月11日报道,由美国国际学生会议“第五届中美学生会议”项目组织的25位中美青年代表将由北京启程,前往西安、苏州和上海进行参访与对话交流,并在苏州参加“中美未来外交官”夏令营。该活动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美国国际学生会议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协办。

泰晤士高等教育:韩国推进地方校区建设 首尔国立大学优势“难以撼动”(英国)

导读: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7月22日就韩国政府计划“打造10所首尔国立大学”进行了报道。

对此,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谐管理研究中心的Changhee Kim博士在接受泰晤士高等教育采访时表示,“对地方高校进行投资前,必须优先重振区域城市活力。若缺乏强大的区域生态系统,这类投资可能仅能带来短期效益。一旦区域振兴成功,便能推动高校有机成长,并促进与地方产业的协同合作。”

法国24新闻台:以F1速度跑马拉松”|中国竞逐AI领军地位力图超越美国(法国)

导读:7月30日,法国24新闻台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力争超越美国的努力。来自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创业与企业港的海佳伟博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正在与美国并驾齐驱。随着深度求索(DeepSeek)、智谱(Zhipu)等初创企业推出低成本开源模型,中国正积极争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致力于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伙伴的形象。

《南华早报》:地缘政治成最大挑战,中外合办大学承压前行

导读:在《南华早报》8月9日发布的新闻报道中,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表示,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危及学术自由、科研合作与国际高校伙伴关系。高等教育领域的政治化倾向日益凸显,尤其体现在美国对中国学者实施的签证限制、学术合作禁令及背景调查等措施上。

为应对这一局面,席校长建议放宽中国对国际学生的签证限制,以促进文化理解与全球融合。尽管全球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他坚信西交利物浦大学这类国际化大学能在塑造教育未来和推动跨文化理解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南华早报》:对标波士顿,苏州想当“中国药谷”

导读:苏州历史悠久,以水乡古镇和秀美园林而闻名,如今也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的枢纽。为培养未来的药物创新人才,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建“西浦慧湖药学院”,旨在助力苏州转型成为世界级生物制药和健康医疗之都。该学院执行院长傅磊教授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在西方接受教育的中国研究人员回流正推动中国向创新药物的转型。他还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加速药物研发方面的强大潜力,并列举了当前正在开展的项目。

(编辑:陶韵吉 王国娟)

 

2025年09月05日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回顾(2024年5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回顾(2024年5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苏州日报》、苏州电视台看苏州、苏州新闻...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回顾(2024年4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回顾(2024年4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中国江苏网、《苏州日报》《太仓日报》、群众新闻网(陕西)、经济观...

阅读更多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回顾(2024年3月)
要闻聚焦

媒体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媒体报道回顾(2024年3月)

过去的一个月间,《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留学》杂志、《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财经》杂志、《河南商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苏州日...

阅读更多
【网站地图】【sitemap】